无论是自组 NAS 还是买成品 NAS,这东西不像手机拿过来大部分人都会用。NAS 就像一把菜刀,有的厨师切出来的土豆丝就能上桌子,我切出来的只能做琅琊土豆。总之,没有完美的方案,只有适合自己的。
优先考虑自己的需求点和最不能接受的点,全部都列出来,越详细越好,然后按照优先级排序。我全都要的心态最后肯定没法选。
思考
自组适合什么样的群体
最大的优点就是扩展性强 。有一定的学习能力,其实没有难度,只要想去学习、想去了解,一定能行,现在 AI 这么方便,对技术的基础已经不那么重要了。如果不想折腾,千万别自组,直接成品机或找人根据自己需求推荐一套配置,顺便把影视一条龙全部搞定。
成品机买完就能用
要看怎么用,用到哪些功能。还是同理,不想自己折腾就找人把东西都搭好,尤其是影视化一条龙服务。
关于摆放位置
摆放位置优先考虑,最佳位置就是家庭机柜 ,有人受不了 HC550 炒豆子,有人玩 SAS 盘,也有玩全闪的。比如你想放到客厅电视下面,但又没有网线,那这个计划和配置又得重新考虑了,还有考虑尺寸再选择机箱。
关于存储
无论装什么系统,都建议系统盘单独占用一块,虽然我一直没这样做。
其次是硬盘位和存储方案 。比如:两个 16T 机械组 raid0 存重要资料,保险再做个定期备份、其他全部单盘直通,可以按存储的类型分配,比如孩子看的动画片一个盘、你追的剧一个盘。
系统盘用 m.2 还是 stat?系统盘要不要和虚拟机隔离?硬盘如何组存储池或者直通?把想到的问题都列出来,丢给 GPT。
关于配置
不要盲目跟风 ,根据自身需求和使用习惯从长记忆,多问问 AI。N100/8100t/12300t 都是很火的CPU,但硬件+软件+个人使用习惯会产生庞大的组合方案,任何一个系数发生变化,都将会产生一个新的方案。
关于网络
单纯 NAS 就是个网络附加存储,有网就能用,但玩着玩着都开始研究网络了。软路由、网关、内网穿透/打洞,折腾真是个消磨时间的事,一直有东西让你折腾。总而言之,还有很多用笔记本通过无线网卡做 NAS,也很 ok,够用就好。
关于虚拟机还是宿主机
PVE/ESXI/unraid/OMV等虚拟化到底用哪个,个人喜欢用哪个就哪个,都不喜欢就找个debian
手搓。成品 NAS 都有系统,慢慢适应后陆续搞应用就行,DIY 飞牛或者黑群晖比较多。每个系统或多或少有不足,只要你能容忍他的不足,那就选对了,少走两年弯路。
关于功耗
20w-100w 都比较常规,主要还是看配置。在乎功耗就选一些低功耗的配置,比如8100、N100、12300或准系统小主机。
关于扩展
贪多嚼不烂,玩起来一步肯定无法到位。主要考虑硬盘位、网络扩展、虚拟化多应用(cpu+内存)。
案例
eg1.我的第一台组装,总体还算满意。后续回炉重造那也是系统或者应用的事,无伤大雅。作为第一次组 NAS,我核心需求就是看视频,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更换 NAS,我的数据就要迁移。所以,把盘直通到 OMV 管理,直接 ext4 格式挂载,随时挂载到其他系统,如果飞牛不好用,我就要换黑群晖或者其他,甚至直接Ubuntu
搞个jellyfin
就完事了。
eg2.第二台 NAS,工作地也搞了一台,说是有需求,其实就是还没折腾够。刚用了 2 个月结果电源寄了,想看的视频都下好了,这可咋整。把硬盘拿出来挂载到其他电脑,接着奏乐接着舞。
eg3.第三台已经在路上了,听说摩托的最终是踏板,NAS 的最终是HP800G4sff
小主机。其实,是因为我的MacBook2018
看视频掉帧严重,把其中一台搞成 win 用。HP小主机 2-3 个机械硬盘位够我自己用了,PCIe 也可以扩展 U2 或者网卡。
📎 参考文章
- 一些引用